正文
再有二十天,我們即將迎來普天同慶的舊歷新春佳節,億萬中國人也將進入“回家模式”,一年又一年地重復著。但,作為糧食產出的主通道,種植業的一年又一年卻不會是簡單地重復昨天的故事,新的內容和側重點會隨著時間的翻轉而讓種植業從業者甚至種植業的使命輪番更迭。
2014牛年已成過去,糧食產量的“十二連增“帶給了我們莫大的喜悅,可謂牛氣沖天,這一切都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有人之功、有土地之功、亦有像農藥、化肥這樣的農資產品的功勞,不可抹殺。2015正在被一日又一日地消費著,相必措施得力應該會有一個“羊羊得意”的羊年好收成。五谷豐登不能祈求神農氏的庇護,更在于我們勤奮的雙手。
為此,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2015年種植業工作要點》,確定2015年種植業七大重點工作如下:
著力推進種植業可持續發展
實行化肥、農藥減量控害節本增效,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新肥料新技術,有效利用有機肥資源;控制病蟲發生危害,推進精準用藥,實施病蟲統防統治,繼續開展高毒農藥定點經營試點,擴大低毒生物農藥示范補貼試點范圍,推進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高效大中型藥械替代低效小型藥械,提高資源利用率,確?;?、農藥減量目標的實現。發展節水農業,在重點區區域集成推廣旱作節水技術模式,突出重點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切實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探索“劃、管、建、用”機制,實現永久保護、永續利用。開展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養分平衡、質量修復為重點,提升耕地內在質量。健全國家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定期發布耕地質量監測情況。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
優化種植結構,力爭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去年水平以上。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開展示范片定期輪換,優先支持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生產大縣。扎實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以主產區、產糧大縣為重點,全力攻克影響單產提高、品質提升、效益增加、環境改善的技術瓶頸。積極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推進主食產品開發和工藝流程改進,提升馬鈴薯產業化水平。
堅持不懈推進經濟和園藝作物提質增效
優化結構布局,穩定棉油糖和蔬菜種植面積,繼續開展棉油糖高產創建,大力推廣輕簡栽培和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提高單產水平和種植效益。開展園藝作物“三品”提升行動,推進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和品牌創建。優化蔬菜區域和品種布局,推廣安全高效綠色栽培技術,推進標準化、規?;a。扎實抓好北方大中城市冬季設施蔬菜開發試點,穩步提高北方冬春淡季蔬菜自給水平。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
強化病蟲防控
加快構建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建設一批自動化、智能化田間監測網點。大力推進統防統治,重點扶持一批大型專業化防治組織。創新推進綠色防控,集成一批適宜不同作物的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推進科學用藥,到“藥、械、人”協調統一,實現農藥減量控害。全力阻截植物疫情擴散。
狠抓防災減災
加強災情調度分析,完善重大災害應急預案。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實施主動避災、科學抗災,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技術,減輕災害損失。
加強法規建設
推動《農藥管理條例》修訂出臺,加快制定配套規章。加快起草《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組織起草《耕地質量保護條例》和《肥料管理條例》,積極推進《糧食法》起草和頒布實施。推進依法行政和農業綜合執法。
加油吧,種植業者;添彩吧,每一個為種植業服務的行業。讓我們以大種植業的名義,以上述七大重點工作目標為導向,結合各行業特點作出我們各自的努力,把種植業的輝煌與否當成我們安身立命的根。圍繞種植業譜就屬于我們各自的2015年,過好每一個一年又一年。
完
點擊屏幕左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雜志及行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