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從標題透露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原本是一次例行的抽檢,但卻在電商圈掀起巨大波瀾。淘寶作為國內較大的電商平臺也深陷“抽檢門”漩渦中。淘寶先是以“店小二”名義在微博貼出“大字報”,一通“冷嘲熱諷”質疑抽樣數量、監測數據和監管程序,并指名道姓喊話工商總局劉紅亮司長別吹“黑哨”。
化肥這回算是栽了一跟頭,正品率最低,給化肥行業的電子商務之路再潑一瓢冷水,讓農資電商的推廣難上加難。這就是本次電商抽檢對農資行業帶來的最大沖擊和影響。但對于淘寶以及它的東家阿里巴巴而言,本次PK所帶來的影響除了600多億資產的人間蒸發,還讓外界對于阿里高層到底懂不懂政治而帶來的政治風險和運營風險提出了質疑??磥?,沖擊遠遠大于化肥墊底。
其實,早在 1997 年初就已經開始和外經貿部打交道的馬云,豈能不深諳經商之道?這次怎么又潑婦罵街的架勢?你又不是沒有國字號背景的合作伙伴!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的投資方中,2012 年新增的中信資本和國開金融均屬國有性質,其他著名的投資公司包括新天域資本、博裕資本等等。
再說了,中國的政商環境,向來是有糾紛有矛盾閉門討論,私下解決。正如原新華社資深記者、《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斗爭》和《墓碑》的作者楊繼繩曾經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是所謂“紅墻政治”,意即外人看不清、猜不透,內部解決。這一點在商場上幾乎是人所共知,就連外國公司也如此,以高通反壟斷審查為例,持續數月,高通方面毫無表態,密不透風,滴水不漏。至今所有的消息也都是據傳、內部人士透露而已。
眾所周知,在中國做生意,尤其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不懂政治,根本做不到市值上千億美元的規模;若不懂政治,在阿里巴巴的余額寶動了中國傳統金融的奶酪后,說不定哪一天就滅了它。“必須政治”的阿里巴巴也的確是長袖善舞,在物流、醫療、城鄉經濟等線下領域,啟動了各種“政商合作”。
馬云曾在 2014 年末公開表態,既不是普通的民營企業,也不是國有企業,阿里巴巴要做中國的“國家企業”,就是其懂政治的最好注解。
一個值得注意的“國家企業”動向的是,阿里巴巴的農村發展戰略陸續在全國開展,據《錢江晚報》報道,2014 年 10 月 阿里巴巴啟動“農村淘寶計劃”,將在 3 至 5 年內投資 100 以元,將其電子商務的網絡覆蓋到全國三分之一強的縣以及六分之一的農村地區。
于是,當“必須政治”的阿里巴巴與工商總局“交惡”的新聞發生之后,有媒體稱之為“幾乎前所未見”,就很容易理解了。有趣的是,同日,馬云于達沃斯發表演講,稱“要愛政府但不要嫁給他們”,語驚四座之余,又為這一位中國首富徽章式的勵志名言添上了一筆。而作為權威政府部門,工商總局發布相關報告,不啻于往志得意滿的馬云臉上涂了一個黑手印。
中國古代有句老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但愿此次只是淘寶微博小二的一次孟浪之舉,并不是阿里巴巴不懂政治的例證。雖然不能指望這場爭端解決與中國經濟相伴相生這么多年的假貨問題,但是,把假貨的問題拿到臺面上討論,厘清責任,這次假貨爭端若能尋求到解決之道,不失為一場商業文明的進步與啟蒙。
所以,筆者也試著從這種樂觀的態度出發,真的希望阿里有如下的處理辦法:先接受這個事實,線下有假貨,網上難免假貨。但還得為自己宣傳一把。聲明的最后最好能提出一句:“要想假貨少,還得上淘寶”這樣的話。該有多好,多好。但可惜的是,他們選擇了PK!
完
點擊屏幕左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雜志及行業信息。